【大會現場。朱其攝】
日前,石河子市人民醫院骨一科(脊柱外科)成功開展了雙通道內鏡下腰椎結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固定術,為脊柱感染性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微創治療方案。
前不久,一名頑固性腰背部疼痛患者到石河子市人民醫院就診,收入該院骨一科(脊柱外科)住院治療?;颊哒f,因腰背部疼痛,他長期不能下地活動,夜間也疼得不能入睡。經完善檢查后,醫生診斷這名患者為腰5骶1結核合并膿腫形成,給予患者抗結核對癥等保守治療,治療效果不太理想。
醫院相關科室醫療團隊充分討論后,決定給予患者實施手術治療。據介紹,采用傳統的手術方式為開放性病灶清除內固定術,需要剝離大量的腰背肌肌肉止點,創傷較大,出血較多。為此,科室人員查閱文獻,結合科室掌握的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,決定對患者實施微創內鏡手術。
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,骨一科在麻醉科(手術室)的協助下,成功為患者實施了“雙通道內鏡下腰椎結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固定術”,這也是石河子市人民醫院實行的首例“雙通道內鏡下腰椎結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固定術”。手術兩天后,患者拔除引流管,當即就可下地行走,術后7天出院。
據石河子市人民醫院骨一科副主任何方生介紹,腰椎結核和其他部位結核一樣,大多是由肺結核引起,腰椎結核俗稱“龜背炎”,發病率較高,為全身骨關節結核的第一位,約占骨關節結核總數的一半。椎體病變因循環障礙及結核感染,有骨質破壞及壞死,有干酪樣改變和膿腫形成,椎體因病變和承重而發生塌陷,使脊柱彎曲腰背部可出現“駝峰”畸形。由于椎體塌陷,死骨肉芽組織和膿腫形成,使脊髓受壓或血供受累而發生截癱。
這項新手術具有微創、出血少、創傷小、恢復快的特點,為脊柱感染性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微創治療方案,同時拓寬了雙通脊柱內鏡技術的適應證,推動了雙通脊柱內鏡技術的發展,進一步改善了患者就醫體驗。(通訊員 陳世江)